第一年的咖啡

第一年的咖啡

不知不觉在冲咖啡这条道路上走了一年了,已经从一个完全一窍不通的小白变成一个小学生了,要学习的还有很多,在此进行一点小小的记录。

我人生中的第一杯咖啡是速溶咖啡,当时我感叹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难喝的东西,除了苦味,再无其他,到了高中的时候,看着身边的同学拿咖啡续命,我是不感兴趣的,为了那一点点的咖啡因,却要让味蕾经受那么大的折磨,真的值得吗?在大学以前,咖啡依然是我不会碰的饮料。上了大学之后,可能是因为人生失意,生活不顺?我机缘巧合接触到了咖啡的更多表现形式,星巴克和瑞幸,这两家头部企业,让我看到了咖啡原来可以有那么多种可能,我也想尝试自己冲出一杯令我满意的咖啡,咖啡豆也在这个时刻进入了我的视野,喝速溶?那太普通了,自己磨豆子才有感觉,抱着这样的念头我购置了一套器具,一包深烘豆子,一个法压壶,一个电子秤以及一个及其廉价的手摇磨,按照网上推荐的比例和研磨度进行了第一次冲煮,结果并不令我满意,依然苦涩,甚至有很多咖啡渣,这个时期的我可以说是理论知识全无,仅凭看到的冲煮方案进行萃取。

这样的咖啡很明显是不尽如人意的,那就先从加深对豆子的理解入手,我知道了咖啡生豆的两个大类,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,以及遍及世界各地的产区,埃塞俄比亚、洪都拉斯、卢旺达、哥斯达黎加、中国云南等,由于各个产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有些许差异,会给当地的豆子带去独属于当地的风味。生豆经过工人的手工采摘之后,便要进行处理,日晒、水洗、湿刨、蜜处理是较为传统和典型的处理法,日晒使得咖啡豆的酸质得到较大程度的保留,与此同时还伴有发酵的味道,水洗通常是高端豆子的首选烘焙方式,会使豆子原本风味得到最大保留,醇厚度和干净度较高,湿刨多见于东南亚地区,因为天气潮湿,豆子难以烘干,便采用这种处理法,这会赋予豆子甘草和泥土芳香,而经过蜜处理的豆子会被一层略带黏感的物质包裹,随着时代的发展,对精品咖啡的探索愈加深刻,厌氧,双重厌氧,二氧化碳浸渍,酒桶等等新兴处理法也层出不穷。经过处理法的洗礼之后,生豆就要进入烘豆机变为我们常见的熟豆了,烘焙程度有浅到深可分为浅烘、中浅烘、中烘、中深烘、深烘,豆子在烘豆机中要经过两次爆裂,第一次爆裂即一爆附近烘焙程度的豆子是浅烘豆,一爆二爆之间的豆子是中烘豆,二爆附近的豆子是深烘豆,烘焙时间越久,豆子颜色自然也就越深,浅烘豆会有较强的酸味,中烘豆的甜度较浅烘豆有所增加,而深烘豆会有较重的苦味,豆子烘焙完成后经过冷却,装袋,就变成了多数人前的样子。在我看的一部纪录片中,有咖啡师认为,豆子的质量在咖啡树上就已经确定,从采摘的时刻起,质量就开始不断下降,各种处理法,烘焙程度只能做到尽量减少这种质量的损失,中烘和浅烘的豆子可能在当代更受欢迎。

之后就是手摇磨了,我的第一个磨是陶瓷磨芯,它是把豆子挤碎,而不是切碎,并且研磨度也差强人意,我更换了一个价格是它的十倍的磨,泰磨的栗子c,这可能是很多人的入门手磨了,之后的研磨体验优化了不少。研磨中会产生极细粉,这部分粉会影响咖啡的风味,因为更小的表面积,它会更早的被完全萃取,从而产生过萃,即过度萃取,会给咖啡带来不好的味道,对于法压壶来说,这部分极细粉可能会随着咖啡液,穿越滤网,进入杯中,进而影响口感。研磨是咖啡冲煮的关键步骤之一,不同的器具最适宜的研磨度也不一样,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同时,研磨完成后应当尽快饮用,咖啡豆在变成咖啡粉后因表面积增大,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更多,风味物质也会流失的更快。

再接下来就是法压壶这个器具,法压壶采用静置萃取,通过用热水浸泡咖啡粉进行萃取,这种冲煮方式较为还原杯测的风味,所谓杯测,就是在咖啡豆烘焙完成之后,要对这一批豆子进行风味的度量,给出风味的引导,这就相当于咖啡豆的考试,越优秀的豆子自然会得到越高的分数。说回法压壶,这种器具操作简单,只需要把咖啡粉倒入壶中,按照自己喜欢的水粉比,加入热水,静置几分钟,倒出咖啡即可,但是我在最初几次的制作过程中,会有较多的咖啡粉进入咖啡中,让我的舌头感觉不太舒服,同时隔绝了我对风味的体会,这之后我学到了破渣,捞渣,将咖啡液表层的咖啡粉搅散,同时捞出细粉,之后就是静置,静置时间要考虑咖啡豆的烘焙程度,浅烘豆静置较长时间,深烘豆静置的时间就要短一点,静置的时间内,咖啡粉会下沉,最终汇聚于壶底,将滤网轻轻置于咖啡液面之上,尽量避免对咖啡液的搅动,倾倒咖啡液的时候亦是如此,如此,饮用时候的细粉便会减少。

水同样是咖啡冲煮中重要的一环,据说软水比硬水更适宜冲咖啡,农夫山泉冲出的咖啡似乎会更甜,但是在水质这方面我并没有太多体会,我只能注意到水温的影响,并遵循一般的建议,即92度到94度的水温。

其次,是萃取率,水温,研磨度,水的流速都会影响萃取率,提高水温,使用更细的研磨度,加大水的流速可以提高萃取率,反之则减少萃取率,为了提高法压壶的萃取率,现在我会在静置之前加上搅动的动作,让我能控制的因素多上一层。

从分子运动的层面来讲,咖啡中的三种主要味道,酸、甜和苦,萃取速率是不一样的,展现酸味的分子基本是极性分子,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,会最快运动入水中,而展现甜味的分子会较慢进入水中,展现苦味的分子则最慢,可以根据这样的原理控制萃取率,进而表达出自己想表达出的风味,如果某种风味的展现没有达到人感知的阈值,那便基本不会尝出这种味道。同时,一款豆子上会有各种各样的风味描述,如可可、佛手柑、奶油、草莓、柠檬皮,未必能把这里面的每种风味都品尝出来,每个人对各种味道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,这些风味描述也只是参考,甚至有时候有点像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,或者说第一印象,当一个人看到这些描述的时候,他可能就会在喝咖啡的时候想象这种味道。一杯滚烫的咖啡是无法入口的,咖啡的风味会在降温之后完成最充分的展示,大概在55摄氏度左右,是感知风味最佳的时刻。

再来说说奶,咖啡加奶是很常见的组合了,拿铁,也就是latte的音译,是奶咖的知名代表之一,latte在意大利语中指牛奶,如果你身在意大利的咖啡厅点上一杯latte,可能你真的只会得到一杯牛奶。牛奶在咖啡中的应用不只简单的混合,还有用奶泡来拉花这个工序,对于咖啡来说,牛奶中的乳糖、脂肪和蛋白质是主要作用因素,乳糖会带来甜味,脂肪会影响奶泡的持久程度,而蛋白质由于具有亲水端和疏水端的构造,为奶泡的漂浮带来了可能,一杯奶泡的理想温度是55摄氏度,此时乳糖的甜味较为凸显,蛋白质没有因温度变性,与浓缩咖啡混合便是拿铁,奶泡加到11分满便是卡布奇诺,没有奶泡,只有牛奶的则是flat white,冰牛奶配上热咖啡的冷热交融体验是dirty带来的。

最后,讲讲我对咖啡这种饮料的理解,一杯咖啡的制作,从咖啡豆被采摘便开始了,装在我杯中的咖啡,散发着产区独有的风味,凝聚了烘焙师的心血,体现着我自己的理解,在这之后更是饱含着每一位劳动者的汗水以及产地的文化,就像耶加雪啡这支豆子,它的名字的翻译是在这片沼泽安身立命,“咖啡入口,百花盛开”的神韵似乎也真的在这杯咖啡中荡漾,咖啡远不只是咖啡那么简单,这是咖啡的大。于此同时,咖啡也仅仅只是一种饮料,帮助人们在疲困交加的时刻提神醒脑,帮助产地的工人们穿上更好的衣服,帮助当地的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,这是咖啡的小。小即是大,大即是小,大与小在一杯咖啡中交相辉映,这即是一杯饮料,也是整个世界。

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